嚴守自然資源多條紅線,加強三調成果規劃銜接應用
時間:2019年6月25日
今天是第29個“全國土地日”系列活動。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透露,接下來廣州將利用好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下稱“三調”)成果,建立起自然資源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和規劃調控,加強與規劃銜接應用,嚴守各條“紅線”。除了“三調”成果利用,近年來廣州在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上亦屢出“重錘”,保障土地資源科學利用。
關鍵詞 “三調”成果
成果將用于資源動態監測、預警及規劃調控
目前,廣州“三調”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在完成“規定任務”的同時,廣州亦增加了不少“自選動作”。如,提高調查精度,采用0.1米分辨率影像;建設用地上圖面積由實地200平方米提高至80平方米;獨立占地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用設施用地需全部上圖等。
令人關注的是,在“自選動作”中,廣州加強了“三調”成果與規劃的銜接應用,開展基于“三調”成果的規劃應用專項工作,包括涵蓋自然資源調控、城市功能評價、設施布局評估等的規劃編制政策與實施管理機制。
同時,更是基于“三調”,開展建立自然資源的動態監測體系、承載力綜合評估體系、預警體系與規劃調控機制。 據了解,在規劃草案中,提出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劃出三條“紅線”:確定生態和農業空間不低于市域面積2/3,城鎮建設空間不高于市域面積1/3;設定土地資源消耗上限,將國土空間開發強度嚴格控制在市域面積的30%以內。此外,亦明確了各重要資源的核心指標,如到2035年,全市水面率達到10.2%的目標、森林覆蓋率不低于42.3%等。
換言之,未來廣州加強“三調”成果與規劃的銜接應用,不僅有助于嚴守國土空間與自然資源的“紅線”,更能實現動態監控,及時實現資源調控,調整設施布局,以更好更快地達到規定指標,實現全域全要素。
除此之外,“三調”成果還將用于土地、森林、水、礦產、海洋等資源資產價值評估,在91平方公里的流溪河區域進行試點,提升重點地區資源資產提升的規劃優化辦法。并用于全市建設用地復墾潛力基礎評價與核實判斷工作。
關鍵詞 耕地保護
全市共建成87.44萬畝高標準農田 我國的耕地紅線是18億畝,如何守好這一紅線,有賴于各地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對此,廣州著力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同時加強耕地管控、建設、激勵多措并舉保護,并取得一定成效——2012、2013、2017年廣州在全省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考核中獲得三等獎,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獲得全省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考核二等獎。
具體來看,廣州多渠道籌措水田指標,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去年10月至今年5月期間,省自然資源廳共拿出4900畝水田指標分五批進行公開競價。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相關區積極參加競價,并經市政府同意全市擬購買約8793畝水田指標,市、區財政準備了約65.95億元的資金。截至目前,全市共競得2800畝水田指標,有力保障了全市用地項目落地。
同時,及時出臺相關通知,印發有關材料,規范設施農用地備案操作流程,統一備案審查標準;并以專業標準規范,對接實際生產需求,對設施農業用地使用、管理、執法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堵點,明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正面有效促進、負面令行禁止的配套指引。
為了更好地保障基本農田保護單位的利益,調動農民保護基本農田積極性,今年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計劃開展對《廣州市基本農田保護補貼實施辦法》的修訂工作,擬對補貼標準、簡化審批流程、優化發放流程等方面進行探索,以完善基本農田保護的長效激勵機制。
今年3月底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會同市農業農村部門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巡查督導工作,已按時完成2017年度項目施工,達到省級考核的標準。數據顯示,廣州共建成87.44萬畝高標準農田。
關鍵詞 節約集約
南沙節約集約用地獲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
在節約集約用地方面,廣州日前又獲國家表揚了。據悉,去年省自然資源廳從土地利用執行情況、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成效、土地利用秩序等4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分,廣州市南沙區、黃埔區、增城區、越秀區綜合指數排名位列全省2-5名。其中南沙區作為“國務院大督查用地計劃獎勵指標”推薦對象上報自然資源部。
今年4月,廣州市南沙區因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事項榮獲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成為廣州市唯一、廣東省僅有兩個之一的受通報表揚地區。根據通報精神,將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獎勵南沙區2500畝用地計劃指標,用于轄區項目發展。
觀察具體做法,一方面,廣州落實節約集約用地量化指標考核體系,建立健全單位GDP增長消耗新增建設用地量、土地供應率、閑置土地處置率等指標的評價體系,建立包括規劃標準控制、政策激勵約束、評價監管考核等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審批機制。
另一方面,切實保障三大戰略樞紐、一江兩岸三帶、黃金三角區等重點區域、重點發展產業的建設用地需求,推動符合廣州全面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國家重點中心城市和率先轉型升級的高端產業功能區的用地供應;保障重點發展產業的建設用地需求,供應廣汽乘用車、恒大國能新能源汽車、邁普再生醫學、百濟神州(廣州)生物科技等重點產業和新產業用地,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此外,廣州還創新性采取彈性出讓和先租后讓政策供應降成本,創新性采取彈性出讓政策供應工業用地9宗,為企業節約初始用地成本0.86億元。
在住房保障方面,積極開展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工作,經市政府批復同意的第一批試點10個項目中有3個項目已取得《建設用地批準書》,正在加快推進方案設計和報建工作;7個項目正在抓緊完善相關用地手續,涉及控規調整、留用地指標落實、水田指標購買、用地報批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