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調做基礎,展望30年——國土空間規劃全面啟動
時間:2019年5月31日
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鎮)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不再新編和報批,統一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展望期劃定至2050年。5月28日,自然資源部下發通知,全面啟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和實施管理工作。
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中(以下簡稱“通知”),自然資源部對國土空間規劃各項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并對編制要求、報批審查等內容作了細化。
與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相比,此次通知重點明確了國土空間規劃在“多規合一”要求下,對以往多項規劃的吸納,并將規劃展望期劃定在2050年。與既有規劃進行一致性處理時,國土空間規劃將重點放在了堅守各類約束性指標和紅線上,體現作為“體現國家意志的約束性規劃”的定位。
此外,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統一采用三調數據作為規劃現狀底數和底圖基礎,這對三調工作的進度和質量提出了更嚴格、更緊迫的要求。
距離此前《若干意見》正式下發僅僅過去一周時間,此次通知被視為自然資源部牽頭落實意見的具體辦法。
一、對“多規合一”做出了具體的解釋。通知要求,各地不再新編和報批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鎮)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這部分規劃將被統稱為“國土空間規劃”。已批準的至2020年后的相關規劃,則要將既有成果融入新編制的同級國土空間規劃中。
二、明確了國土空間規劃與既有規劃的關系。通知指出,對于新舊規劃間的矛盾,要結合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建設,按照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要求,作一致性處理,同時堅持四個不得,即:
不得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2020年建設用地和耕地保有量等約束性指標,不得突破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不得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鎮)總體規劃確定的禁止建設區和強制性內容,不得與新的國土空間規劃管理要求矛盾沖突。
三、明確了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時間線。通知要求抓緊啟動編制全國、省級、市縣和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規劃執行期至2035年,但規劃展望延伸到2050年。而規劃編制規程、相關技術標準、工作要求、主要內容和完成時限等將盡快發布。
四、明確了省級和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的報批審查要求。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則,側重控制性審查。取消規劃大綱報批環節,壓縮審查時間,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和國務院審批的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自審批機關交辦之日起,一般應在90天內完成。
五、明確了其他一些相關要求。規劃編制統一采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作為規劃現狀底數和底圖基礎,并與正在編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同步構建。